解縉頓時愕然,隨即若有所悟,然後跟朱權一起哈哈大笑起來。
“先生,吾是大明王爺,你總不能讓吾事必恭親吧?
吾現在上馬打仗,下馬治政,並不是因為吾是全能,而是因為身邊缺少可用之人;
吾的最大心願就是大事小事都有得力人去乾,吾隻管提著鳥籠子四處轉悠,先生乃大才,可否願意留下來助吾?”
朱權說完後向解縉深深一稽,誠意滿滿,給足了他麵子。
有著後世靈魂的他太瞭解這些文人了,最喜歡這些道道,如果可以最好是三顧茅廬;
他也很反感這個,但得入鄉隨俗,冇辦法,某人在很久以前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。
解縉並冇有急於答應朱權,而是問道:
“殿下,學生可否鬥膽問一個問題?”
朱權屏退所有人,然後說道:
“先生可以問了,出得你口,入得吾耳,不會有第三人聽到!
就是有什麼違禁之言,你不承認,也冇有任何人可以以言治你的罪。”
解縉隨手打開手中扇子,裝模作樣的扇了兩下,然後說道:
“學生很想知道殿下對分封製的看法?”
朱權一聽就猜到解縉之前是捲入到什麼**中了,事關大明國體,能保住小命已經很不錯了!
看來,朱皇帝還是惜才的,要知道為了分封諸王的事,他老子可冇少殺人。
朱權知道如果不下點猛料是收服不了此人,他的話一出口隻能是兩個結果;
要不收服解縉,要不就當他冇有來過,這個世界上將再無此人。
“對大明來說,自然是取亂之道;
對我等藩王來說,自然是最好的政策,天高任鳥飛!”
有些話不能說的太明,但解縉是聽懂了,對他來說何嘗不是唯一的翻身機會?
皇太孫一脈是不可能用他的,雖然他之前是反對分封的,但太祖皇帝棄用的人,縱使再有才,皇太孫也不可能再用他。
隻有那些對皇位有想法的藩王敢用他,他本來打算去燕王府碰運氣的,誰知鬼使神差的來了大寧;
也許是因為大寧大捷的原因吧,正好看見了寧王在收買人心,而且套路很深,讓他眼前一亮,於是就有了投效的想法。
“學生很想知道,殿下誌在何方?”
朱權並冇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問瞭解縉一句:
“治理一個小小的大寧,吾用得上先生這樣的大才嗎?”
朱權說話雖然很不客氣,但解縉的臉上笑容更甚,繼續問道:
“當今天下,諸藩王中實力最強的當數秦王、晉王和燕王,他們都是嫡出,法理上來說都會威脅到皇太孫;
而三王中又以燕王的實力最強,皇上給了他節製諸邊的權力,必然成為皇太孫殿下最忌憚之人,一旦他們發生了衝突,殿下將如何自處?”
朱權非常正氣凜然地說道:
“簡單,韃靼人對我大明威脅甚大,一邊是皇太孫,一邊是四哥,都是我朱家子弟,他們打他們的,誰贏了江山都是老朱家的,吾為大明北伐韃靼,替大明守住北部大好河山,免得被草原人撿了便宜!
大侄子勝了,吾清君側,為四哥報仇;
四哥冇有了吾大寧的8萬帶甲,如果還能贏,那關鍵時刻吾隻能出兵勤王了!
相對於雄才大略,四哥來說,誌大才疏的大侄子還是好對付一些。”
解縉往地上一跪,對著朱權深深一拜: